飞五羊城的航班上,有些思绪的飞扬。其实,做成一件事并不难,有些时候仅仅是运气使然,那也只是偶然。难的是找到一些系统的方法,获得可复制的成功。我把做事情的方法论,抽象成了「做事的三条边」模型。它是英语字母“Z”的样子,上下各两根,中间有一根斜线将它们上下相连,斜线下面粗上面细,下面具体说说这三条线的含义:1、基线最下面的一根,叫基线,也就是做事情的基础知识。对不同的人来说,这条线的高度是不同的。对于一个小学生,基线会很低,但是对于一个专家来说,基线就会很高。不同的人即使做相同的事情,因为他们的基线不同,那么他们做事的高度和创造的价值就会完全不同。所以,基线决定了一个人做事所站的高度,如果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站的很低很低,在地平线水平以下,那么他做出的事情,极大可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接受教育,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基线。2、极限最上面的那根,是理论给出的极限,是无法突破的。你可以认为这是造物主创造这个宇宙时留下来的,比如光速,比如绝对零度,又比如能量守恒定律,以及我前面讲的数学上的很多极限,都是如此。知道了极限这条边,也就知道了能力的极限,做事就不至于异想天开,也不会问出为什么蒸汽机的效率到不了90%这样的傻问题,当然更不会胡来(热力学中的卡诺定理限定了蒸汽发动机效率的上限-60%左右)。3、阶梯有了基线,知道了极限还不够,还需要有一个能够扶着向上攀登的绳索,就是中间那条斜线,也就是阶梯。为什么下面画得粗,上面画得细呢?因为靠近基础的部分,全世界做的人很多,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很多,而越到上面,越接近有难度的目标,常常就没有太多的道路可供选择,甚至很多道路要靠自己探索,因此就越画越细。通往目标的道路,有时候方向很明确,但是却不知道如何达到,就是缺少一个能够攀登的阶梯。这个阶梯,需要自己不断去探索,去试错,去总结,最终,才能一步一步接近目标。找不到前两条线,是蛮干、傻干,找不到第三条线永远只能纸上谈兵。所以,要想找到第三条线,就需要不断地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找到可行的步骤。通过这个模型,我们知道了把事情做好要搞清楚三条边的关系:第一条是基线,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应该建立在这条线的基础上,并想办法提升它。第二条边是理论给出的极限,它无法突破。第三条边是能够扶着向上攀登的绳索,或者说阶梯。它需要你把目标拆解为具体的行动步骤,并专注其中。以上,是今日的感悟,愿同道中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