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伴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高,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就是其中一种威胁老年人正常生活的常见性、难治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又称为早老性痴呆,是一种以渐进性记忆力和认知能力减退为特征的弥漫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疾病早期阶段,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记忆能力减退。AD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迄今一致认为脑β-淀粉样肽(β-amyloid peptide,Aβ)生成与清除失衡,尤其Aβ清除障碍导致Aβ积聚形成的老年斑,是促使AD发生发展的核心问题。脑Aβ清除主要依赖外周清除,外周清除障碍与AD密切相关。Aβ外周清除包括两条途径,一是经受体跨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转运至血液被外周组织降解,二是经血管旁淋巴引流途径到达局部淋巴结被降解[1]。脑Aβ清除障碍导致Aβ沉积从而导致AD的发生发展,而促进Aβ的清除将有效降低Aβ水平,减轻其神经毒性作用。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最早应用于临床是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剂,其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的活性抑制剂。它可以直接作用于 mTOR 这一特异性靶点,抑制 mTOR 活性的表达[2]。mTOR 是一种存在于动物体内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磷脂酰肌醇-3 激酶相关激酶蛋白质家族的成员之一。诱导 mTOR 活性主要有两个条件:一是细胞内的营养水平,如:ATP,氨基酸等;二是细胞外的生长因子和胰岛素,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mTOR作为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上的重要因子与Aβ以及胰岛素信号传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3],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AD的特征性病理产物之一是细胞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tau蛋白是一种重要的微管相关蛋白,主要促进微管的组装和维持微管稳定,而微管是构成神经元细胞骨架的基本结构,因此tau蛋白对神经元及其生理功能的维持十分重要。但在病理状态下,tau蛋白发生过度磷酸化,就丧失了其生理功能而变成有神经毒性的纤维缠结。目前已知tau蛋白上有多个磷酸化位点,但不同位点的磷酸化对tau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不尽相同。